南无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 

藏传佛教毗卢七支坐法

对于入座修法者来说,虽然有坐、立、卧等多种方式,但正确的坐姿却是极其重要的。在《修道次第论》中说,应该身具八法而修习止:即是大日如来(毗卢)七支坐法加上调顺呼吸,共为八项。如大成就者温萨巴说:“足、手、腰为三,唇齿舌合四,头、眼、肩、息四,即毗卢八法。”依此坐姿可以帮助修持者较快速、稳定地进入修持的状态,因为人的身心是紧密相依而不可分的,将身体调整到最佳姿势,无论是对观察修还是止住修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。西藏祖师玛尔巴曾说:“综合所有外道的修法,也比不上我玛尔巴的坐姿殊胜。”就是指这个大日如来七支坐法,由此可见此坐姿之重要性!

七支坐法是指针对修习止者在修持止时对坐姿要求的必备七项要素:

1.双脚结双金刚跏趺座或单盘结半跏趺座。如若不能也不必勉强,可散盘或自然端坐,以全身放松、舒适为准。座垫应该前低后高,可以防止因久坐而引起的臀部疼痛等问题,也可以使得脊柱能保持如箭般竖直,且在密法中还具有更特别的意义。

2.双手结定印。右手在上,左手在下,两大拇指相抵,置于脐间。

3.腰要挺拔如箭秆一样垂直,并应在整个禅修过程中尽量保持不变。由于上身垂直的原因,体内的脉也顺直,脉内的精微能量即可顺畅的流动,而使心更趋向于平静和稳定。反之,倘若身体不直,脉也会壅塞,从而导致大量的念头滋生,不利于禅修。

4.双眼微闭,轻松自然地目视鼻下方。不可大张眼睛,否则会干扰入定;也不可以全闭,依被誉为西藏日轮的帕邦咯大师的教授说,闭目会导致昏沉等弊病,是不正确的,在佛法中没有这样的修法。有的教派仰视虚空,凝视“明点”,属于特殊的修法,另当别论。

5.嘴唇自然合拢,上下牙齿轻微相合;舌抵上鄂,这样可避免口舌干燥、流口水等问题。

6.头略前倾,下颌微收,避免低、昂和歪向一方,以鼻尖对直肚脐为准。

7.双肩应保持平齐,不可一高一低,以放松自然为好。

8.此外,加调整呼吸:呼吸应该自然、无声,不要人为压抑或深呼吸。

以上所说之八点要素,看起来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,但从总体和全面来说,对于发展正确的禅修体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,其中每一要素都有不同的功用。

在《瑜伽师地论》中说,若能按佛所说结跏趺坐而禅修,有五种因缘:一是令身收摄,速发轻安。因为这种坐姿可以顺生轻安;二是这种坐姿可以减轻身体疲倦,能长久宴坐;三是这种坐姿不共外道;四是这种坐姿可以使人产生敬信;五是一切佛及佛弟子所共同依止的坐姿。由此五因缘,我们应依此七支跏趺坐法而修止。

——喜饶嘉措

注:喜饶嘉措(1883-1968年),青海循化人,藏族。现代高僧,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。幼年在循化古雷寺出家,后在甘肃拉卜楞寺、青海塔尔寺及拉萨哲蚌寺求学。32岁时考取最高格西学位“拉然巴”。曾任第十三世达赖经典侍讲(承学),主持重刻藏文《大藏经·甘珠尔》以及校刊《第悉·桑结嘉措全集》。国民党时期,担任过国民参政会参政员、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先后担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和文教委员会主任,第一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,第二、三、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。喜饶嘉措大师对和平解放西藏,维护祖国统一,促进民族团结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他先后多次率领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尼泊尔、柬埔寨、缅甸、斯里兰卡、印度等国,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。著有《喜饶大师文集》、《藏族文化概论》等。

... 您可能还喜欢: